成年人的崩溃,很多时候是从拿到体检报告那刻开始的,90后IT男小陈就经历过这样复杂的心情。一开始看着报告的时候,他的心情还挺美丽,血压、血脂、尿酸等都很正常,可他突然发现肺部CT结果显示:“左肺可见小结节”!
他顿时吓了一跳,赶紧上网查了一下。当看到“结节可能是肺癌早期”时,他怔住了,心想:难道我这么年轻就得了癌症?明明去年体检时肺还好好的,怎么今年就突然多了个结节?
现代社会,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查出有肺结节。它是否会转变成肺癌,让人忧心忡忡。其实,肺部结节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,临床上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,只有少部分的肺结节属于癌前病变,会发展成为肺癌。恶性肺结节早期发现比较隐匿,如果不早期干预治疗,其病程迅速、恶性程度强、预后差。所以,发现肺结节后一定要重视检后管理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!
案例分享
体检查出右肺高密度影后不重视,一年变为癌!
60岁的陈叔,每年都定期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活动,2019年和2020年均发现肺部CT结果示右肺上叶前段小片状高密度影并其内支气管狭窄、闭塞影,其他指标未见异常,医生建议其进一步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,然而陈叔并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,间隔了一年才来体检。今年的肺部CT结果令人大吃一惊,考虑是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。
专家提醒
肺癌高发,早期筛查很重要!
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。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全球约有210万新发肺癌病例和180万例死亡,相当于每3分钟就有10人因肺癌去世。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,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,而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不高。肺癌如此高发,早期筛查很重要!那么,我们如何做到早防早筛呢?
1.肺部低剂量螺旋CT(LDCT):这项检查的灵敏度比X光要高,可清楚显示5mm以上的肿瘤,很多低剂量肺部CT检查连2mm以上的结节都能发现。与X线摄影相比,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,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%。
2.人工智能(AI技术):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探查结节内部及周边结构,相比纯人工阅片可更高效、更精确地发现恶性结节,提升肺癌早诊率。
3.新肺癌5项:这是肺癌的5个肿瘤标志物,其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是小细胞肺癌的特征性肿瘤标志物,敏感性较高。
4.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(SCC):用于防癌普查,也常用于监测上述恶性肿瘤治疗效果,如复发、转移和评价预后。
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惠州首家“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”委员单位,根据国内成熟的方案来开展LDCT肺癌筛查工作,2021年共筛查12000多名肺癌高风险人群,其中,肺部结节占50%,肺癌占2%左右。中心特别开设肺结节管理门诊,每周二、四下午有固定的健康管理专家坐诊,定期有院内外知名专家坐诊。遵循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(2021版),规范开展肺癌防治措施,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,改善患者的预后。
专家建议
45~75岁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。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遗传史或长期吸烟史、高危职业接触史的人都属于肺癌的高风险人群,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,筛查结果阳性,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检查、诊断和临床干预;年度筛查结果正常者,建议每1~2年继续筛查,并不推荐间隔时间>2年的筛查模式。低剂量CT是早期筛查肺癌的最有效的手段。
文章转至: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喜欢就点个赞关注吧~
推荐阅读:旗龙网